跳到主要內容

生命起源第一章:故事的一開始就是一個吵不完的故事!生源論 & 無生源論 的世紀大鬥法~~!

" 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吵不完的故事 "

" 沒有吵很久拉~大概從西元前六世紀到現在這樣 "

  在科學發展演進的漫漫歷史長路上,衝刺在浪頭最前線的科學家們,常常會提出各式各樣的假說、觀點,並搭配上他們的觀察和實驗結果,來證明他們想法的正確性。但是大家的想法往往不一樣,也因此,支持各種不同論點的學者們,便會卯足全力的進行各種實驗,來支持並證明自己的理論,然後推翻別人的假說,不要懷疑,這是戰爭!歷史上意見不合的科學家們千千百百種,甚至還有人的辯論會,由於對學界有重大啟發、並解對於科學有所改良,而「吵」到被收入史冊,像是著名的波耳-愛因斯坦之爭

總之,關於生命起源的說法,歷史上的科學家分為兩派:
  • 生源論:生命必源自於生命,不能無中生有
  • 無生源論(自然發生學說):生物體確實可以源自於無生物物質
生命」到底是怎麼出現的?


無生源論:生物體確實可以源自於無生物物質

  科學家們並不是最近才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早在西元六世紀之前,愛奧尼亞學派就提出了以以生命可以無中生有的無生源論,或稱自然發生學說,並在西元前四世紀時,由愛奧尼亞學派的大哲人亞里斯多德,發揚光大。他是第一個完整陳述並解釋這個理論的人,在他的著作《動物史》中有提到,「動物來自其他同種動物,但是生物體確實可以源自於無生物物質」,有了這位大學者的支持,無生源論氣焰高漲,備受大家相信。當然也出現許多證實自然發生學說的實驗咯。

  例如十五世紀的瑞士科學家,范·海爾蒙特(Van Helmont的實驗,他將髒衣服、小麥放進一個箱子裡,經過21天之後,就有老鼠出現在箱子裡了,像這樣概念的實驗不斷出現,讓大家更加相信自然發生說,一直到了觀察儀器比較進步、科學研究蓬勃發展的十七、十八世紀,自然發生說才受到學者們的挑戰。
生源論:生命必源自於生命,不能無中生有
   直到1688年,一位義大利的醫生 弗朗切斯科·雷迪(Francesco Redi),他左思右想,覺得生命應該要源自於其他生命,不能自然產生,於是他做了鼎鼎大名的 “腐肉生蛆實驗”。他把新鮮的肉分別放到兩個罐子裡,一個罐子有用紗布封起來,另一個則沒有。經過了一段時間後,他發現白色的蛆只會出現在沒有用紗布封起來的罐子裡,用紗布封起來的罐子則沒有,這樣的實驗他重複了很多次,用了各式各樣的肉當作材料,都得到了相同的結果。

  在實驗期間,他也觀察到沒有用紗布封起來的罐子裡,蒼蠅會飛到肉上下蛋,而用紗布封起來的罐子,或許會有蒼蠅在紗布上下蛋,但是只有蒼蠅接觸到的肉,才會有蛆產生,因此他認為之前很多人做的實驗,應該都是因為觀察不周或是由於人的眼睛無法看到,所以才會得到那些結果,就這樣這個著名的“腐肉生蛆實驗”,在十七世紀,擊垮了無生源論種種實驗結果及說法。同時,雷迪 也建立要用實驗來驗證假說的觀念,到現在都還是生物學的一大重點。
“肉眼可見的動物是如此,那微生物呢?”
  時間來到十八世紀,雷文霍克發明了效果優良的顯微鏡,讓微生物得以被科學家們觀察到,而隨著微生物的研究越來越普及,無生源論的支持者們,也把焦點轉向微生物

  到了1711年 法國生物學家 約伯樂(Louis Joblot,1645~1723),做了一個叫乾草浸液實驗  實驗是這樣的:首先使用兩個瓶子,都裝入了相同來源煮沸過的乾草,這兩個瓶子其中一個沒有密封,而另一個是密封的 放一陣子後~~ 密封的瓶子裡沒有微生物產生,但沒密封的瓶子裡卻有微生物。 若按照自然發生學說的想法,兩個瓶子都應該有微生物產生才對,但事實卻非如此,此實驗即為生源說的證據。

  然而在1745年,英國的生物學家 尼丹(John Needham)將肉汁倒進瓶子裡煮沸並用軟木塞塞起來,在放置幾天過後,他透過顯微鏡觀察,發現裡面有許多微生物存在,這個實驗結果發表後,被一些有名的科學家重複驗證,因此無生源論的說法又再度被大家採信。

  但在1768年,義大利的生物學家 斯巴蘭札尼(Lazzaro Spallanzani)發表了一系列巧妙設計的實驗,來反駁 尼丹 的實驗結果。斯巴蘭札尼 將食物放在瓶子裡煮沸一個小時,最後用燒熔瓶口的方法把瓶子封起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瓶子裡並沒有微生物的出現,但是如果只煮沸幾分鐘或是用軟木塞封住瓶蓋的話,瓶子裡就會有微生物出現,因此 斯巴蘭札尼 認為 尼丹的實驗應該是無效的,因為他可能沒有加熱夠久夠熱,沒辦法完全殺死微生物,或是他無法有效的封瓶,導致微生物跑進瓶子裡。

  尼丹 也立馬反擊,並提出「四素說」,表示  斯巴蘭札尼 加熱破壞分解營養素,而且燒熔瓶口的封瓶方式,沒有辦法讓空氣進入。對於這樣的說法,斯巴蘭札尼 又做了另外一個實驗,這次他將煮沸時間加長成三小時或是更久,接著用燒熔瓶口的方式封瓶,結果瓶子裡當然沒有微生物出現,但是如果他將封瓶方式改成使用軟木塞,或是不封瓶,卻發現瓶子裡有微生物出現。這個實驗證明了並沒有加熱過度破壞營養素這件事情,但卻還是沒有辦法解決尼達姆提出的空氣問題。到了1774年,氧氣被發現且被認為是生物體生存的重要元素,因此自然發生說更加脫離不了空氣這個條件。
“白熱化的19世紀:巴斯德 的基情戰爭”
  德國科學家 許旺,在容器中加熱氧氣後,發現並沒有微生物產生,他認為這是因為加熱殺死了空氣或氧氣中的微生物,所以才沒有微生物產生。
  但法國著名科學家 普歇(Pouchet)為了增加客觀性,他打算水分和空氣都使用人造合成,重做了一次斯巴蘭在尼的實驗。在空氣中燃燒氫,以氧化合而生成人造水,製作乾草浸液,再將氮和氧混合,作為人造空氣,通入滅菌後的乾草浸液中,再看看實驗結果。本來不做還好,一做,反而得到一堆微生物,結果自然發生派講話又變大聲了。

普歇 的實驗方法:
  • 以人造水做乾草浸液。
  • 將氮和氧混合,作為人造空氣。
  • 高溫滅菌,並密封。

  1862年,巴斯德 藉由顯微鏡觀察到空氣中微生物的存在,並認為微生物附著在漂浮於空氣中的灰塵上。他用無菌的瓶子到不同地區捕捉空氣後封瓶培養,發現來自城市的瓶子經過培養後有大量微生物產生,但是來自山區的瓶子卻有一大部分維持無菌,證明空氣中確實有微生物的存在,是因為空氣中的微生物導才致無菌瓶污染的。


  最後 巴斯德 設計了一個相當著名的實驗,也就是鵝頸瓶實驗,他假設污染源為空氣中的灰塵,而煮沸的湯汁只要能在隔絕灰塵污染的狀態下和空氣接觸,就可以維持無菌,於是他利用鵝頸瓶煮沸含有醣和酵母菌的液體,冷卻後發現液體裡並沒有微生物產生,但是如果將鵝頸打破或是將鵝頸裡的液體套入瓶中,則會有微生物出現,這個精巧的實驗證明了巴斯德的假說,生源論的說法也被大家所接受並採信。

巴斯德 的實驗方法:
  • 觀察到空氣中有微生物的存在
  • 高溫滅菌,用鵝頸瓶隔絕空氣中微生物落入肉湯
  • 在不同地區打破鵝頸瓶(城市、高山),證明微生物來自空氣中

巴斯德所使用的鵝頸瓶(licensed under  CC 4.0, via Wiki)

  即使這個實驗已經如此完美,卻還是不能反駁所有無生源論的說法,例如 普歇 用甘草來進行鵝頸瓶實驗,卻發現還是有微生物產生。但是在17年後的1877年,英國學家 廷得爾 和法國微生物學者 費迪南德·科恩Ferdinand Cohen)發現甘草含有大量耐熱的微生物孢子,可以幫助微生物度過高溫殺菌的過程,解釋了 普歇 的實驗為何失敗。

“最終,這還是個無解的謎團
  說到這裡,看來這場戰爭已經由 巴斯德 畫下了句點。
  • 所以,生命的起源是來自生命。
  • 什麼?你遲疑了?
  很正常,因為上述所介紹的各項實驗所想要解釋的,其實並不是「第一個生命的起源」,而是「已經存在的生命是從何而來」。

  生源論雖然在歷史長河中勝出,但它仍無法解釋生命的起源為何,只知道現在你我眼前的生物是從生命繁衍而來。

  那麼你問,科學找到生命的起源了嗎?


  下一章:《生命起源第二章:RNA才是最初的海上霸主》,我們將要看看生物學家是如何建構生命起源的新理論──有機演化學說。


參考資料:
[1]  Ben-Menahem, A. (2009).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of natural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 (Vol. 1).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  Schaechter, M. (2009). Encyclopedia of microbiology. Academic Press.
[3]  Roll-Hansen, N. (1979).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spontaneous generation: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Pasteur and Pouchet, 1859-64.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allied sciences, 34(3), 273.
[4]  Strick, J. (1999). Darwinism and the Origin of Life: The Role of HC Bastian in the British Spontaneous Generation Debates, 1868--1873.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32(1), 51-92.

留言

  1. 我對生命起源的議題相當有興趣,也正在看公開課自修,希望您可以繼續經營這系列文章。(有本書叫《生命的誕生:我們究竟來自哪里》也是在講生命起源的研究歷史,也許可以參考看看。)

    回覆刪除
  2. 這篇對我幫助很大 謝謝你~~

    回覆刪除
  3. 這篇文章令我收獲良多,謝謝

    回覆刪除
  4. 這篇文章對於釐清現今生物起源的論證過程很有幫助,謝謝你!

    回覆刪除
  5. 謝謝您的分享,幫助了解課本沒有提到的小細節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常常跑ㄧ跑就忘記跑了幾圈操場?

常常跑步會忘記已經跑了幾圈? 相信大家生活中都會去操場跑步或是去游泳池游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隨著你跑步或游泳的圈數不段的增加,你有時會忽然搞不清楚自己現在跑到第幾圈或是游到了幾趟。那是因為我們腦中的海馬迴發生了錯亂,才會導致的。其實我們的海馬迴中有一群細胞會負責對應我們跑步的不同圈數,當這群細胞發生混亂後,我們就容易忘記自己跑了幾圈操場。 今年四月初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 利根川進(就是那個因為抗體研究得過諾貝爾奬的那位)在nature 旗下的nature neuroscience 發表了他最近的研究成果(成果是收錄在五月號中)。他們發現了在腦數的海馬迴中發現了一種細胞,會根據事件的發生次數來改變自己的興奮程度。並將這群特殊的細胞命名為:event-specific rate remapping (ESR) cells (事件順序建構細胞(ESR 細胞))。 這篇研究的名稱就叫做: Hippocampal neurons represent events as transferable units of experience 沒錯!就是這種看了會懷疑自己智商的題目,顯然單純只研究記憶跟學習的科學研究,已經滿足不了這位喜歡搞創新的大神了。光只是題目,我還真不知道這是在說什麼東西。小編試著自己翻譯後大概長這樣:海馬迴將事件視為經驗的可轉移單位。 “ 大腦處理事情要像破關一樣,都關才能完成任務 ” 大腦負責決定與執行我們生活中做的所有事情,小到倒水喝茶,大到成為超級英雄去拯救世界。甚至只是單純當一塊會呼吸的肉也要靠著大腦來執行呼吸這件事。然而,我們的人生卻沒有辦法只當一團會呼吸的肉那麼簡單。事實上,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都不是簡單單純的事。 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今天去餐廳吃飯,吃飯本身是一個完整的事件,但我們可以更加細分成:先喝餐前酒,接著吃開胃菜,而後是主菜,再來是起司跟肉類,最後是甜點,五種事件,這五種事件都包含在吃飯這個行為中,但這五種事件本身卻是互相不連續而且性質相近又相對完整的小事件。所以你的大腦事實上,是分別完成五種不同的小事,最終組成完整的事件。 那問題來了,那大腦是怎麼知道現在正處於哪一件小事情之中呢? 事實上,過去本來就有許多研究表明海馬迴參

什麼是 “人-獸嵌合胚胎” ?

“ 吵的沸沸揚揚的“人-獸嵌合胚胎”到底是什麼? ”   奇美拉來自希臘神話,是一種擁有許多動物特徵的物種(?)其實英文的意思就是指 嵌合體,而奇美拉就指示英文Chimera的直譯而已。   故事要從2006年開始。來自日本的 山中伸彌 成功透過在已分化的體細胞中表現四組轉錄因子:Sox2、Oct3/4、Klf4 和 c-Myc。這四組基因就猶如新火燎原般,迅速的點燃細胞核中的青春熱血。將已分化的體細胞轉化為與胚胎幹細胞相似的細胞,也就是大家所說的 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更OP的是,iPSC不但可以自我修復,還可以分化為任何你想要的體細胞,其中甚至包括心肌細胞或是神經細胞。根本就是一個血量爆高,又點滿模仿技能的外掛級玩家啊! iPSC可以: 可以分化任何你想要的細胞。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做不到的! 沒有免疫排斥的問題。 可以幫助修復不可逆的損傷(腦神經損傷等等) “ 科學家馬上想到用iPSC來製造人工器官 ”   這不僅可以解決現在器官供需極度不平衡的問題,而且還沒有一般捐贈器官會遇到的免疫排斥問題。但很快,科學家很快就發現這真的只是一個理想,因為器官發育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從胚胎開始就不停地有各種分化與組成,最終才能形成器官。因此,到目前為止,科學界還沒有一個有效的製造人工器官的方法。 沒錯!科學家就跟不會煮飯的上班族一樣,有一天心血來潮買了一堆食材回家,最後卻發現自己不會煮飯而且沒有食譜,最後只能泡泡麵一樣的悲劇~~! “ 不會煮沒關係,你可以叫你的鄰居煮給你吃 ”   點單來說,當你有個會煮菜的鄰居剛好在煮菜,你就可以把你的食材丟給他,讓他幫你煮。更有心機的做法是,當你想吃紅燒肉時,你可以提前將你的好鄰居的肉偷走,這樣他就只能用你提供的食材來做紅燒肉。而你要做的就是在煮完時跟你的好鄰居說聲謝謝,然後將你的肉端走就行拉。這樣不僅不需要知道怎麼做飯,更不用親自下廚,可以說是一勞永逸。接著就只需要考慮好鄰居做的飯合不合我們的胃口就行了。 科學家很快就將腦筋動到咱們的好鄰居:動物胚胎上面去啦。   2010年,中内啓光 團隊在國際期刊《Cell》上面發表了一篇突破性的文章。 當時,中内啓光 的團隊將小鼠的Pdx1基因刪除,這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