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吵的沸沸揚揚的“人-獸嵌合胚胎”到底是什麼? ”
故事要從2006年開始。來自日本的 山中伸彌 成功透過在已分化的體細胞中表現四組轉錄因子:Sox2、Oct3/4、Klf4 和 c-Myc。這四組基因就猶如新火燎原般,迅速的點燃細胞核中的青春熱血。將已分化的體細胞轉化為與胚胎幹細胞相似的細胞,也就是大家所說的 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更OP的是,iPSC不但可以自我修復,還可以分化為任何你想要的體細胞,其中甚至包括心肌細胞或是神經細胞。根本就是一個血量爆高,又點滿模仿技能的外掛級玩家啊!
iPSC可以:
- 可以分化任何你想要的細胞。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做不到的!
- 沒有免疫排斥的問題。
- 可以幫助修復不可逆的損傷(腦神經損傷等等)
“ 科學家馬上想到用iPSC來製造人工器官 ”
點單來說,當你有個會煮菜的鄰居剛好在煮菜,你就可以把你的食材丟給他,讓他幫你煮。更有心機的做法是,當你想吃紅燒肉時,你可以提前將你的好鄰居的肉偷走,這樣他就只能用你提供的食材來做紅燒肉。而你要做的就是在煮完時跟你的好鄰居說聲謝謝,然後將你的肉端走就行拉。這樣不僅不需要知道怎麼做飯,更不用親自下廚,可以說是一勞永逸。接著就只需要考慮好鄰居做的飯合不合我們的胃口就行了。
科學家很快就將腦筋動到咱們的好鄰居:動物胚胎上面去啦。
2010年,中内啓光 團隊在國際期刊《Cell》上面發表了一篇突破性的文章。
當時,中内啓光 的團隊將小鼠的Pdx1基因刪除,這樣會使得小鼠在發育時會無法生成胰臟,事實上這也是致命的缺陷。因此, 中内啓光 的團隊成功獲得一個將沒有胰臟的小鼠(當然只有胚胎)。接著,他們將大鼠的iPSC注入該小鼠胚胎中。並發現小鼠胚胎不僅因此存活了下來,甚至還用大鼠的幹細胞長出了一個胰臟,並且可以正常作用。2017年時,中內 的團隊在國際期刊《Nature》上刊登了他們的後續工作,他們進一步將大鼠的Pdx1基因刪除,並用小鼠的iPSC注入大鼠的胚胎中,並得到與2010年一樣的成果。注入小鼠iPSC的大暑成功長出了胰臟,而且這個一樣如果移植到有糖尿病的小鼠中,可以幫助糖尿病小鼠恢復調節血糖的功能。
- 跨物種奇美拉可以培育出單獨擁有完整功能的器官
- 奇美拉式的器官可以成功移植
- 器官大小是由宿主決定的(在大鼠身上用小鼠幹細胞長出來的胰臟與一般大鼠的大小一樣)
同一時間,來自索爾克(Salk)研究所的另一群科學家也在國際期刊《Cell》發表了類似的結果。Izpisua Belmonte 的團隊一樣將大鼠的iPSC直接打入一般的小鼠胚胎中,並解發現兩種一包可以非常均勻地散佈在小鼠成體中。然而他們將大鼠的幹細胞打入豬的胚胎中,但發現大鼠細胞被豬胚胎自己給排除了,奇美拉製造失敗。
“ 那如果在豬的胚胎中加入的是人類的幹細胞呢? ”
三個月後,鄧宏魁的團隊使用新的雞尾酒培養法(hLIF, CHIR 99021, DiM, and MiH(LCDM))培養人類的iPSC,這可以使的這些iPSC更加強壯並且長得更加快速。也讓iPSC更有侵略性。這將大幅度拉高iPSC在胚胎發育完全後再呈體總細胞的數量,在小鼠胚胎中用雞尾酒小鼠iPSC甚至可以反客為主,完全佔領整個小鼠成體。而雞尾酒人類iPSC在注入小鼠胚胎後,也可以將小鼠組成的34%換成人類的細胞。
聽到這裡是否就變得有點怪怪的呢?確實這個領域的爭議層出不窮,各國政府也都持觀望態度。NIH也在2015時就開始縮減並延期相關人類奇美拉研究的計畫與經費。
不過就在今年三月,日本政府已經通過相關法規,並取消相關的禁止條例。也讓 中内啓光 的團隊可以開始進行這項已經中斷一段時日的研究。至於未來會如何還真的很難說,不過就像來自索爾克 Wu Jun所說的,或許我們不應該想成這是一種人類與動物的混合體,而是一種器官代理培育的方式,或許心情上會比較接受也說不定。
參考資料:
[1] Kobayashi, T., Yamaguchi, T., Hamanaka, S., Kato-Itoh, M., Yamazaki, Y., Ibata, M., ... & Hirabayashi, M. (2010). Generation of rat pancreas in mouse by interspecific blastocyst inje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Cell, 142(5), 787-799.
[2] Yamaguchi, T., Sato, H., Kato-Itoh, M., Goto, T., Hara, H., Sanbo, M., ... & Ota, Y. (2017). Interspecies organogenesis generates autologous functional islets. Nature, 542(7640), 191.
[3] Wu, J., Platero-Luengo, A., Sakurai, M., Sugawara, A., Gil, M. A., Yamauchi, T., ... & Okumura, D. (2017). Interspecies chimerism with mammali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Cell, 168(3), 473-486.
[4] Yang, Y., Liu, B., Xu, J., Wang, J., Wu, J., Shi, C., ... & Zhu, J. (2017). Deriva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with in vivo embryonic and extraembryonic potency. Cell, 169(2), 243-257.
留言
張貼留言